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 最高法發布25條指導意見
宏觀政策宏觀 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 最高法發布25條指導意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具體舉措,旨在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難題,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建設板塊 七部門重磅發布: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加快建設支持高碳產業綠色低碳化轉型的金融標準體系。強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多元化綠色金融工具在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應用。堅持“先立后破”,推動銀行支持高碳行業符合綠色低碳技術改進方向以及產能置換政策的項目和企業。完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開發支持綠色制造的金融產品,加大對環保、節能、節水、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制造、低碳等領域的投入,支持綠色工廠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三部門:到2027年全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 近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印發《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順應農村發展趨勢和農民群眾需求,結合人口分布、產業結構、經濟社會發展等,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村公路發展重點和時序,合理確定規模和標準。 到2027年,全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建成;實施修復性養護工程30萬公里,技術狀況優良路率保持在70%以上,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里,改造危舊橋梁(含生命通道渡改橋、漫水橋)9000座,農村公路安全和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建制村通公交率達到55%以上,力爭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基本實現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城鄉交通運輸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為到2035年建成“規模結構合理、設施品質優良、治理規范有效、運輸服務優質”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4萬公里,實現了全國3萬多個鄉鎮、50多萬個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與此同時,當前農村公路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挑戰,特別是農村公路技術等級總體偏低,路網質量有待提升,管理養護短板較多,安全保障亟需加強,服務功能需要進一步拓展。針對上述問題,《方案》明確路網質量提升行動、安全提升行動、運輸提升行動、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出行服務提升行動、和美鄉村提升行動、助力產業提升行動、就業增收提升行動等八大重點任務。
深圳印發低空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方案 廣東省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布《深圳市低空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著力構建“體系完備、層次清晰、標準統一、智能先進、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礎設施體系,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經濟第一城”。 《方案》描繪深圳低空經濟發展的藍圖,提出了四大建設目標:全球總部研發中心、低空高端智造中心、全場景示范驗證中心及一站式解決方案供給中心,同時設定了具體目標。 《方案》提出了構建低空起降基礎設施、建設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布局低空創新基礎設施、強化標準化服務能力四大類重點任務。 具體而言,《方案》提出,拓展社區配送起降設施網。新建339個起降點,總規模達413個,全面提升全市社區服務水平。結合醫院、社康中心、血站等需求,新建醫療物資運輸起降點112個,總規模達148個,搭建空中醫療物資、檢測樣本、血液運送網絡。結合重點商圈、公園、景區、園區、高校及職業院校等需求,新建商圈配送起降點227個,總規模達265個,加密即時配送航線,構建智慧、綠色的即時配送網絡,為市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水務板塊 中央財政下達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0.15億元 財政部近日會同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0.15億元,支持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干旱等災害影響,加快恢復農業生產。 具體來看,此次下達的資金,一是支持北京、河北、內蒙古、廣東等地做好洪澇災后救災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農田積水搶排、農牧漁業生產設施及水利工程設施修復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二是支持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干旱救災工作,重點對增肥保苗、灌水補墑、調水運水、增打機井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 能源板塊 《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正式印發 將于10月實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下稱《規則》),這是我國首部全面規范電力市場計量結算的基礎規則,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規則》明確了市場經營主體、電力交易機構、電力調度機構、電網企業等各類市場成員結算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首次明確了電網企業核對結算依據的職責,并規范了核對流程,統一了度量單位和結算科目式樣。 《規則》出臺后,標志著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為基礎,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規則為主干,信息披露、市場注冊、計量結算為支撐的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構建完成,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奠定堅實規則基礎。 |
COPYRIGHT © 2018 鄂州市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點管理
聯系電話︰027 60229061 鄂ICP備18023166號 網站顧問︰湖北知科網絡科技